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的七個方面內容-隆助企業認證中心
1.向大氣的排放
在實施GB/T24001環境管理體系是要考慮組織的產品、活動或服務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質排放到大氣環境中,對大氣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如鍋爐在使用過程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等污染物質排放到大氣中,使大氣環境質量下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受到影響。
2.向水體的排放
在實施環境管理體系是要考慮組織的產品、活動或服務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質排放到水體環境中,對水體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如工廠的生產設備用的絕緣油、潤滑油等廢棄后,造成多氯聯苯向水體的排放,通過食物鏈的傳遞、累積作用,影響人體健康。
3.土地污染
在實施iso環境管理體系是要考慮組織的產品、活動或服務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質排放到土壤中,造成土地污染。冶煉廠在生產過程中含鉻廢水排放至土壤,造成土壤肥力下降,鉻等重金屬甚至能通過糧食進入人體內,危害人體健康。
4.固體廢物的管理
在實施環境管理體系是要考慮固體廢物素有“放在錯誤地點的原材料”之稱,組織應對之進行回收作用、資源化,減少其對環境的影響。如火電廠中煤渣和粉煤灰的管理,若利用它們來制造水泥和墻體,則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反之,若不管理或管理不當,則會造成水體污染、大氣污染和土壤污染,環境危害極大。
5.對周圍社區的影響
在實施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是要考慮組織應注意協調好與周圍社會居民的關系,滿足社會對組織環境表現的要求。組織應盡量減少其產品、活動或服務過程中對周圍社區居民的干擾和不利影響,如在運輸車輛上安裝消聲器以減少交通噪聲,在生產設備上安裝阻尼減振器以減少生產噪音等。
6.原材料和自然資源的利用
在實施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是要考慮組織應通過改進生產工藝、采用先進設備、加強現場管理、實施閉循環和清潔生產來提高資源和原材料的利用率,提高產品的轉化率,這不僅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而且還能減少污染物質的排放,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7.其他地方性的環境問題
在實施環境管理體系是要考慮組織還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在地區的特點進行環境因素的識別工作,如當地政府工作期限治理計劃、當地環保局的總量控制計劃、環境規劃等所要求控制的污染物質。組織的產品和設備中若涉及大功率電機、變壓器、微波通信等則需將電磁污染納入環境因素的考慮范圍之內。
隆助(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ISO9001認證、GB/T50430認證、ISO14001認證、OHSAS18001認證、TS16949認證、ISO13485認證、HACCP認證、ISO22000等體系認證咨詢及CCC認證、CE認證、UL認證等產品認證咨詢、產品檢測咨詢、監督審核輔導、產品調研、市場調研、投資調研分析、專業代理進口化妝品、保健品手續、備案、注冊代理等專業化公司。